在广州北部,藏着一处 “天然氧吧”—— 梯面镇。这里山泉清冽甘甜且符合饮用水标准,更流传着“七月七水” 久放不腐、消灾除病的神秘传说。梯面镇立足客家文化基底,深挖民俗底蕴,打造 “七夕玉露节” 文旅 IP,展示独特的水文化。
用文字记录 “七月七水” 的民俗传承、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,让更多人透过文字读懂梯面。
指导单位: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委员会、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人民政府、广州市花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1. 民俗传承:“七月七水” 传说、取水仪式、水与客家精神信仰2. 文化内涵:“七月七水” 由来、功效,梯面自然风景及文物古迹3. 时代价值: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、节庆推动文旅融合
1. 体裁:诗歌(单首≤30 行,组诗≤3 首)、散文、民间故事、报告文学(≤3000 字)2. 原创首发,未公开出版或发表,严禁抄袭,每位作者限投 1 篇3. 格式:标题宋体三号加粗,正文宋体四号,文末附作者姓名、联系方式、身份证号、通讯地址及 200 字内简介
唯一邮箱:(邮件主题注明 “七夕玉露・梯面水韵征文 + 作品名 + 作者名”)
特等奖 1 名(1500 元 + 证书)、一等奖 3 名(1000 元 + 证书)、二等奖 5 名(600 元 + 证书)、三等奖 8 名(300 元 + 证书)、优秀奖若干(证书);优秀作品将登载公众号,择优编入正规出版作品集
用 “声画结合” 的短视频,捕捉梯面水文化的灵动细节,让梯面 “水故事” 更鲜活地走进大众视野。
“七夕玉露・梯面水韵”,聚焦三大方向:1. 民俗镜头:取水场景、七夕玉露节民俗活动、水与信仰的情感表达2. 文化镜头:“七月七水” 传说演绎、现代实用价值、水与景的交融之美3. 时代镜头: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、节庆文旅融合效应、梯面人对水的守护
1. 内容紧扣主题,画面清晰、声音稳定,可配字幕 / 合规背景音乐,鼓励创意剪辑2. 原创且拥有独立版权,时长 30 秒 - 3 分钟,分辨率≥1920×1080,格式为 MP4/MOV3. 视频无其他平台标识 / 广告,开头或结尾需加 “梯面短视频比赛” 字样或 logo
评审:2026 年1月(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评审,线上统计播放量、点赞、评论等数据,线下评委打分)
1. 在抖音、微信视频号、微博发布作品,添加线. 将作品原文件、作品链接及作者信息(姓名、联系方式、电子邮箱)发送至指定邮箱 。多平台发布扩大活动影响力,邮箱投稿便于主办方统一整理作品。
1. 民俗纪实类:取水场景细节、民俗活动瞬间、水与信仰的情感细节2. 文化意境类:“七月七水” 传说诠释、实用价值与美感、水与景的交融意境3. 时代发展类: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、节庆文旅融合成果、梯面人对水的守护
2. 格式为 JPG,单幅文件大小≥5MB,组图打包发送;每幅(组)需注明作品名、作者名、联系方式、拍摄地点及 200 字内说明
权益说明:组织单位对所有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(用于展览、出版、宣传等),作者享有署名权,不另付稿酬;投稿即视为同意活动规定,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取消资格;活动不收费、不退稿,请作者自留底稿。
作品后续利用:优秀征文将集结成《梯面印象文集》,短视频将剪辑为旅游宣传片,摄影作品将举办巡回展览并开发明信片、日历等文创产品,持续为梯面文旅宣传助力!